证象阳旦,谓心烦似乎有热也。一以阴气未竭为可治,如太阳中风,火劫变逆,捻衣摸床,小便利者生,不利者死是也。
邪在表则能食,邪在里不能食,不欲食者,未至于必不能食,故亦为在表里之间也。阳明之脉其直者,从缺盆下乳内廉下,侠脐入气街中。
盖此时生气已离,亡在俄顷,若以柔缓之甘草为君,何能疾呼外阳,故易以干姜,然必加甘草与干姜等份者,恐涣漫之余,姜、附之猛,不能安养元气,所谓有制之师也。若厥回发热,无汗利不止者,是厥阴邪热。
故以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主之。 其人汗出恶寒,身热而渴也。
是其邪仍在于里,故成无己曰:脉浮,为邪气还表作汗之兆,故云:欲愈。更复烦躁不得卧寐者,阳欲绝而扰乱不宁也。
今病者手足厥冷,言我不结胸,是谓大腹不满,而惟小腹满,按之痛也。伤寒身黄发热者:设有无汗之表,宜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汗之可也。